图表: 中国 70 年的经济增长
观看高清晰度的图形给你。
半个世纪以来,从农业经济到全球超级大国 -- 中国的转型是一个不同于其他任何国家的经济成功故事。
今天,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占世界经济总量的 16%全球国内生产总值 86万亿美元名义上。如果你调整购买力平价 (PPP) 的数字,自 2014年以来,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过去 70 年的上升轨迹充满了分水岭时刻、战略指令和令人震惊的悲剧 -- 所有这些都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在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如何形成的
中华民国 (ROC) 和中国共产党 (CPC) 之间的中国内战 (1927-1949) 导致了国家领导层的分形分裂。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中国大陆被确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了几个主要目标: 彻底改革土地所有权,减少社会不平等,并在几十年的战争后恢复经济。第一个国家计委和中国的第一月计划被引入以实现这些目标。
今天的及时图表回顾了 70 年来帮助塑造中国成为的国家的显著事件和政策。基础数据从图形中绘制伯特 · 霍夫曼世界银行负责中国和其他亚太地区的国家主任。
毛泽东时代: 1949-1977
毛泽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任期引发了国家的巨大变化。
1953-1957: 第一个五年计划
这个项目的目的是促进中国的工业化。钢铁产量增加四折四年内,从 130万吨到 520万吨。农业产量也有所上升,但跟不上工业生产。
1958-1962: 大跃进
这场运动强调了中国通过公共农业系统实现的农业向工业的转变。然而,该计划失败了 -- 导致了经济崩溃和数千万人的死亡中国大饥荒。
1959-1962: 芦山会议和 7,000 次干部会议
中国共产党 (CCP) 的最高领导人开会为中国的未来制定详细的政策框架。
1966-1976: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大跃进失败后,毛泽东试图重新获得权力和支持。然而,这是另一个适得其反的计划,导致数百万人死于暴力,并再次重创中国经济。
1971: 加入联合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 (台湾) 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这一增加也使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仅有的五个成员之一 -- 包括英国、美国、法国和俄罗斯。
1972: 尼克松总统的访问
经过 25 年的电台沉默,理查德·尼克松是第一位踏入中国的在任美国总统。这有助于两国重建外交关系。
1976-1977: 毛泽东之死和 “两个问题”
毛泽东逝世后,临时政府承诺 “坚决支持毛主席做出的任何政策决定,坚定不移地遵循毛主席的任何指示。”
1979: “独生子女政策”
政府颁布了一项积极的生育计划,以控制该国人口的规模,政府认为该国人口增长过快。
社会经济改革浪潮: 1980-1999
从 1980 起,中国致力于对外开放市场,缩小不平等差距。
1980-1984: 建立经济特区
几个城市被指定为经济特区,并提供税收优惠等措施来吸引外国投资。今天,经济像深圳这样的城市已经发展到可以与整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媲美。
1981: 国家家庭责任制实施
在毛泽东时代,农民可以生产多少商品的配额被设定,取而代之的是将利润的责任转移到当地经理身上。这迅速提高了生活水平,配额制度从农业扩展到其他部门。
1989: 沿海发展战略
后毛泽东时代的领导层将沿海地区视为整个国家现代化的潜在 “催化剂”。
1989-1991: 后天安门紧缩
1980年初的经济改革结果喜忧参半,日益增长的焦虑最终导致了一系列抗议。1989年坦克开进天安门广场后,政府通过最初试图收回经济改革和自由化来 “精简” 自己。这个国家的年增长率骤降从 1989年至 1979年-1989 到 6.5% 之间 8.6% 厘米-1991 厘米。
1990-1991: 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开放
今天,上海证交所和深圳证交所的总市值超过 8.5万亿美元。
1994: 山东华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这家电力公司是第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企业。这增加了一个新的 N 股集团对现有中国资本市场的期权有 a股、 b股和 h股。
1994-1996: 国家 “8-7” 减贫计划
中国成功提升了 4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1981年至 2002 期间,通过这一努力。
1996: “把握大,放下小”
已经作出努力缩小规模国有部门。政策制定者被敦促保持对国有企业的控制,以 “抓住大的”。与此同时,中央政府被鼓励放弃对小型国有企业的控制,或者 “放开小企业”。
1997: 城市地堡 (低保)
中国的社会安全网从 1993年开始经历重组,在上海取得巨大成功后,成为一个全国性的项目。
1997-1999: 港澳回归,亚洲金融危机
由于人民币的不可兑换性,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受到地区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重新获得香港和澳门分别从英国和葡萄牙回来。
1999: 西部大开发战略
“西部大开发” 项目建设了 6 个省、 5 个自治区和 1 个直辖市,每个直辖市都成为了中国经济的组成部分。
世纪之交: 2000 至今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允许外国投资者参与中国证券交易所的合格外国机构投资者 (QFII) 计划,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来源:CNBC
2006: 科学发展中期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5 年计划概述到 2020年,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 2.5% 或更多应该用于研究和开发。
2008-2009: 全球金融危机
危机期间,中国仅经历了轻微的经济放缓。该国 200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惊人的 14.2%,但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这一数字分别下降到 9.7% 和 9.5%。
2013: 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的雄心勃勃的计划在 152 个国家开发公路、铁路和海上航线计划在 2049 前完工 -- 正好赶上中国的 100 周年纪念日。这些基础设施项目的预算超过 9000亿美元。
2015: 中国制造 2025
中国拒绝成为世界上的 “工厂”再也不会了。作为回应,它将投资近 3000亿美元来提高其在制药、航空航天和机器人等高科技领域的制造能力。
尽管最近与美国的贸易争端持续不断,而且越来越多人口老龄化然而,中国的增长故事似乎注定要继续下去。
中国铺平了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提供了一个反思这个国家从卑微的起点走向世界舞台上的强国的时刻。
由于中国经济的成功,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中国视为可以效仿的榜样,这种发展模式可能意味着在一代人的时间内从贫困走向富裕。
-伯特 · 霍夫曼,世界银行
